许锡良-幼儿读经有什么危害?
有一次参加朋友的婚礼,一同参加婚宴的一对年轻夫妇,带着一个刚过四岁的男孩子,夫妇要求这个孩子当着众多客人的面背诵刚刚学会的《弟子规》、《三字经》、《孝经》之类的儒家经典。幼小的孩子在众目睽睽之下,摇头晃脑地背诵着,像一个老古董般的小老头子一样。当孩子念到:“身体发肤,受诸父母,不敢损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时,年轻父母面对众多的客人洋洋得意。我实在忍不住,把孩子拉过来小声问道:你知道你刚才背诵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孩子摇摇头说不知道。我又问孩子的父母,孩子的父母也是似懂非懂。我严肃地对孩子的父母说,你让孩子在幼儿园背诵这些连你们自己都不能够完全弄懂的东西,这对孩子有什么影响,你们知道吗?这是在毁了你们的孩子,这是完全逆人的天性的。孩子的父母苦笑着说:“这个问题从来没有想过,只是幼儿园要求孩子们背诵,不背诵的话,要找家长问责。我的孩子背诵能力是班上最强的,经常得到了最多的小红花,因此,孩子也有兴趣背诵。如果有什么危害,我们也是没有办法的。”当孩子年轻的父母知道我是研究教育的,而且是师范院校的教育学教授的时候,他们对孩子的教育的问题很是关心。我说,幼儿园是一回事,家长的要求是另一回事。孩子是自己的,作为父母应该担负起责任来,不能够随便让人摆布自己的孩子,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是要有自己的主见的。如果孩子从小背诵这些东西,那是违背孩子的成长规律的。我知道现在国学读经热不仅占据了中国部分中学小学,而且甚至已经进了幼儿园,抓住那些仅有三四岁,而且还不识字的孩子背诵这些连成年人都很费劲的老古董。
我知道这是目前在中国流行的国学热,儒家文化热在学校幼儿园里的兴风作浪,许多孩子通过读经读进了中国的最高学府——北大清华,因为这些学校规定,学生入学最重要的一个条件就是孝还是不孝。读《孝经》,背诵《孝经》进北大清华自然是容易加分的。这无形中似乎又形成了一个榜样。
上网查读经派的理论,感觉很荒谬。目前给幼儿读经的理论基础是这样的,他们认为:儿童天性未染污前,善言易入;先入为主,及其长而不易变;故人之善心、信心,须在幼小时培养;凡为人父母者,在其子女幼小时,即当教以读诵经典,以培养其根本智慧及定力;更晓以因果报应之理,敦伦尽分之道;若幼小时不教,待其长大,则习性已成,无能为力。这就是:“养不教 ,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教之道,贵以专”,而非博与杂;故一部经典,宜读诵百至千遍,苏东坡云:“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现在教学,坏在博与杂,且不重因果道德及学生读经、定力之培养,至有今日之苦果。企盼贤明父母师长,深体斯旨;此乃中华文化之命脉所系,中华子孙能否长享太平之关键,有慧眼者,当见于此。
他们认为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一直坚信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小孩子在他年少时(0~13岁),记忆力非常好,应该把前辈的人生经验、生活智慧记忆下来,牢牢地背记,并烂熟于心中。尽管此时他还不理解其深刻含义,但是先记住,好比牛先把草吃下去,有时机再反刍一样,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理解能力也在成长,到了一定年龄自然酝酿发酵,必然有更深的理解和领悟。如果在孩子在记忆力强的时候,不给他一些经典的东西储存到脑子里,没有“厚积”,怎么能“薄发”呢?怎么能融会贯通、触类旁通呢?
这些道理不知道迷惑了多少中国的父母与学生。说“现在教学,坏在博与杂,且不重因果道德及学生读经、定力之培养,至有今日之苦果。”还说,“教之道,贵以专。”而非博与杂;故一部经典,宜读诵百至千遍。其实这就是典型的愚民教育。一部经典,诵读百遍千遍,就只读他们指定的那些古拗难懂的文言经典,而忽略了他们多种探索的可能性与多种兴趣的培养。那种摇头晃脑地反复吟诵,其实是不可能会有什么兴趣与滋味的。难怪,中国自古读书,都是强调刻苦勤奋,而不见有什么兴趣与天赋。因为,那样读书是不可能会有什么兴趣的。其动力来源只在书中的黄金屋、颜如玉与千钟粟而已。真正能够引起孩子兴趣的东西是不同的问题,是孩子的好奇心与想像力。可惜这些读经是在消灭孩子的这些最为宝贵的天性。
说小孩子在他年少时(0~13岁),记忆力非常好,其实也是没有什么根据的。孩子的记忆力未必会比成年人好。因为,孩子越小,他的意义记忆与理解力越弱,孩子的记忆主要是机械性的记忆与短时记忆,这些记忆其实并不牢固。记忆能力的强弱其实与记忆对象的意义相关性非常强。孩子能够记住的东西与成年相比,其实差得很远。这一点,其实不难验证。一个小学生,一个学期只读那些几本薄薄的教材,还不容易记住,一个成年人常常一天之内就可以读完并且记住一本厚厚的书的内容。记忆力远非孩子的长处,孩子的天性是想像力与好奇心,以及探究的欲望。孩子的天性是好动,好探索,在做中学才是正道。孩子的学习是通过动手做,通过在实际的情境中产生问题,通过切身的体验来学习的。因此,杜威与陶行知才会强调儿童为中心,要在做中学。通过游戏,通过尝试与失败,从切身的体验,由近而远,由具体而逐渐抽象逐渐学到一些东西。
儿童对于不能够理解的东西,不但不容易记住,而且即使记住了,也非常容易忘记。如果一定要把儿童读到的东西比喻成吃进肚子里的食物,也不能够比喻成牛吃草之后的反刍现象,而要比成人吃进肚子里的食物,如果一个人吃进肚子里的食物不能够及时消化吸收,那就要闹肚子里的毛病,就会肚子痛。同样,儿童的学习,对于那些不能够理解消化与吸收的知识,不能够与自己的切身的生活经验相联系的观念,不但对儿童的成长无益,反而有害,因为,儿童不能理解的东西,对于儿童来说,只有音节上的意义,而且会变成了沉重的心理负担,反而不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美国、日本的儿童在幼儿园里既不教儿童背诵什么,甚至也不让孩子读书识字,而是让孩子通过身边的人与事,周边的环境,通过游戏活动,来认识这个社会,这个世界。但是,他们才是真正在保护孩子的天性。保住了孩子的天性,就保护了孩子的创造力与学习兴趣。其实我们从这些国家旺盛的创造力与强大的学习能力就不难发现,他们对儿童的教育是正确的。我们常常是赢在起跑线上,其实输在终点线上了。
中国的读经诵经派,其实是用心非常险恶的。他们常常趁儿童尚没有分辨能力与理解能力的时候,就先入为主,采用强行灌输的办法,让孩子丧失反思批判能力,而强调贵在专一,其实目的就是要让孩子只知道他们指定的那一点所谓的中国儒家经典,而不知道世界宇宙之广大,人类社会之复杂。只知道崇拜圣人之伟大,而不知道自己生命之尊贵。诵读经典,国学热,其目的与功效,正是要消解一个民族的思考能力与创造能力,通过愚民教育,以达到奴化的目的,方便专制统治的需要。讲到底其实只是利益的驱动而已。那些主张让幼儿读经的人,其实不知道从这些经书中得到了多少好处。我想这是一个不难统计的数字。一些利益集团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让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变成一代代愚民,而丧失学习能力、思考能力与创造力。幼儿读经是违背儿童的成长天性的。其实是一种反教育行为。
孩子最重要的学习品质是他们与生俱来的好奇心、想像力与惊奇感,教育给予孩子最重要的东西是让他们身心自由成长,孩子的学习对象是自然与社会,到自然中去学,在社会中学,在生命的体验中成长,不断地培养儿童的问题意识,保护儿童的好奇心。这正如乔布斯所说的,一个人最重要的品质就是那种初学者的心态,始终保持对这个世界的新鲜感与惊奇感。而一个儿童丧失这些最宝贵的学习品质的最好办法就是让儿童诵读这些难懂的儒家经书,因为那里全是现成的答案,全是圣人之言,不存在什么问题,也不需要探索,更不允许有所批判与质疑,经过几年诵读,儿童的心智的成长就停止了。但是,唯有如此,他们才有可能进中国的最高学府——北大清华。这难道不是中华民族的教育悲剧吗?
我知道这是目前在中国流行的国学热,儒家文化热在学校幼儿园里的兴风作浪,许多孩子通过读经读进了中国的最高学府——北大清华,因为这些学校规定,学生入学最重要的一个条件就是孝还是不孝。读《孝经》,背诵《孝经》进北大清华自然是容易加分的。这无形中似乎又形成了一个榜样。
上网查读经派的理论,感觉很荒谬。目前给幼儿读经的理论基础是这样的,他们认为:儿童天性未染污前,善言易入;先入为主,及其长而不易变;故人之善心、信心,须在幼小时培养;凡为人父母者,在其子女幼小时,即当教以读诵经典,以培养其根本智慧及定力;更晓以因果报应之理,敦伦尽分之道;若幼小时不教,待其长大,则习性已成,无能为力。这就是:“养不教 ,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教之道,贵以专”,而非博与杂;故一部经典,宜读诵百至千遍,苏东坡云:“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现在教学,坏在博与杂,且不重因果道德及学生读经、定力之培养,至有今日之苦果。企盼贤明父母师长,深体斯旨;此乃中华文化之命脉所系,中华子孙能否长享太平之关键,有慧眼者,当见于此。
他们认为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一直坚信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小孩子在他年少时(0~13岁),记忆力非常好,应该把前辈的人生经验、生活智慧记忆下来,牢牢地背记,并烂熟于心中。尽管此时他还不理解其深刻含义,但是先记住,好比牛先把草吃下去,有时机再反刍一样,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理解能力也在成长,到了一定年龄自然酝酿发酵,必然有更深的理解和领悟。如果在孩子在记忆力强的时候,不给他一些经典的东西储存到脑子里,没有“厚积”,怎么能“薄发”呢?怎么能融会贯通、触类旁通呢?
这些道理不知道迷惑了多少中国的父母与学生。说“现在教学,坏在博与杂,且不重因果道德及学生读经、定力之培养,至有今日之苦果。”还说,“教之道,贵以专。”而非博与杂;故一部经典,宜读诵百至千遍。其实这就是典型的愚民教育。一部经典,诵读百遍千遍,就只读他们指定的那些古拗难懂的文言经典,而忽略了他们多种探索的可能性与多种兴趣的培养。那种摇头晃脑地反复吟诵,其实是不可能会有什么兴趣与滋味的。难怪,中国自古读书,都是强调刻苦勤奋,而不见有什么兴趣与天赋。因为,那样读书是不可能会有什么兴趣的。其动力来源只在书中的黄金屋、颜如玉与千钟粟而已。真正能够引起孩子兴趣的东西是不同的问题,是孩子的好奇心与想像力。可惜这些读经是在消灭孩子的这些最为宝贵的天性。
说小孩子在他年少时(0~13岁),记忆力非常好,其实也是没有什么根据的。孩子的记忆力未必会比成年人好。因为,孩子越小,他的意义记忆与理解力越弱,孩子的记忆主要是机械性的记忆与短时记忆,这些记忆其实并不牢固。记忆能力的强弱其实与记忆对象的意义相关性非常强。孩子能够记住的东西与成年相比,其实差得很远。这一点,其实不难验证。一个小学生,一个学期只读那些几本薄薄的教材,还不容易记住,一个成年人常常一天之内就可以读完并且记住一本厚厚的书的内容。记忆力远非孩子的长处,孩子的天性是想像力与好奇心,以及探究的欲望。孩子的天性是好动,好探索,在做中学才是正道。孩子的学习是通过动手做,通过在实际的情境中产生问题,通过切身的体验来学习的。因此,杜威与陶行知才会强调儿童为中心,要在做中学。通过游戏,通过尝试与失败,从切身的体验,由近而远,由具体而逐渐抽象逐渐学到一些东西。
儿童对于不能够理解的东西,不但不容易记住,而且即使记住了,也非常容易忘记。如果一定要把儿童读到的东西比喻成吃进肚子里的食物,也不能够比喻成牛吃草之后的反刍现象,而要比成人吃进肚子里的食物,如果一个人吃进肚子里的食物不能够及时消化吸收,那就要闹肚子里的毛病,就会肚子痛。同样,儿童的学习,对于那些不能够理解消化与吸收的知识,不能够与自己的切身的生活经验相联系的观念,不但对儿童的成长无益,反而有害,因为,儿童不能理解的东西,对于儿童来说,只有音节上的意义,而且会变成了沉重的心理负担,反而不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美国、日本的儿童在幼儿园里既不教儿童背诵什么,甚至也不让孩子读书识字,而是让孩子通过身边的人与事,周边的环境,通过游戏活动,来认识这个社会,这个世界。但是,他们才是真正在保护孩子的天性。保住了孩子的天性,就保护了孩子的创造力与学习兴趣。其实我们从这些国家旺盛的创造力与强大的学习能力就不难发现,他们对儿童的教育是正确的。我们常常是赢在起跑线上,其实输在终点线上了。
中国的读经诵经派,其实是用心非常险恶的。他们常常趁儿童尚没有分辨能力与理解能力的时候,就先入为主,采用强行灌输的办法,让孩子丧失反思批判能力,而强调贵在专一,其实目的就是要让孩子只知道他们指定的那一点所谓的中国儒家经典,而不知道世界宇宙之广大,人类社会之复杂。只知道崇拜圣人之伟大,而不知道自己生命之尊贵。诵读经典,国学热,其目的与功效,正是要消解一个民族的思考能力与创造能力,通过愚民教育,以达到奴化的目的,方便专制统治的需要。讲到底其实只是利益的驱动而已。那些主张让幼儿读经的人,其实不知道从这些经书中得到了多少好处。我想这是一个不难统计的数字。一些利益集团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让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变成一代代愚民,而丧失学习能力、思考能力与创造力。幼儿读经是违背儿童的成长天性的。其实是一种反教育行为。
孩子最重要的学习品质是他们与生俱来的好奇心、想像力与惊奇感,教育给予孩子最重要的东西是让他们身心自由成长,孩子的学习对象是自然与社会,到自然中去学,在社会中学,在生命的体验中成长,不断地培养儿童的问题意识,保护儿童的好奇心。这正如乔布斯所说的,一个人最重要的品质就是那种初学者的心态,始终保持对这个世界的新鲜感与惊奇感。而一个儿童丧失这些最宝贵的学习品质的最好办法就是让儿童诵读这些难懂的儒家经书,因为那里全是现成的答案,全是圣人之言,不存在什么问题,也不需要探索,更不允许有所批判与质疑,经过几年诵读,儿童的心智的成长就停止了。但是,唯有如此,他们才有可能进中国的最高学府——北大清华。这难道不是中华民族的教育悲剧吗?
« 当年那些尊孔读经的军阀
|
包本背书»